資源評估
產品開發
體系認證
品牌營銷
礦泉水科普 | 鋰礦泉的健康優勢
談到“鋰”,你會想到什么?2019年,農夫山泉推出一款新產品——鋰水,主打一個“老年水”的爆點,此時,大眾才開始更多的了解“鋰”元素與水之間的健康關系。鋰水,也就是鋰礦泉,究竟是何種神奇存在的水產品,對于人體健康又有何種益處?聽拿聲國際解讀——鋰礦泉,安撫心神的健康好水。
鋰型礦泉水指水中含有豐富鋰元素的天然礦泉水。根據國家《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2018),礦泉水中鋰元素含量達到≥0.2mg/L,則被稱為鋰型礦泉水。“鋰型”礦泉水,被美譽為“中老年人的安神水”。
1、安撫心神
礦物質微量元素“鋰”,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元素,人體可以通過日常飲食和喝水來補充一定量的鋰元素。在我國,大多數人身體并不缺乏這種元素,但是,鋰元素更加重要的作用,針對的是具有情緒類疾病的群體,或者是有特殊疾病的中老年人群體。根據科學研究表明:“鋰”元素在病理研究中,屬于情緒元素,從醫學角度分析,鋰元素可以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對于促進人體鎮靜、安神以及控制神經紊亂、調節中樞神經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長期以來,“鋰”元素被醫學研究者們用來作為治療精神疾病的元素。當人體鋰元素攝入不足時,人體便會出現情緒低落、暴躁、易怒以及易激動等表現。
2、鋰與阿爾茲海默癥
在農夫山泉鋰水的上市報道中,都提到了哥本哈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通過對丹麥151個飲用水樣本的研究,繪制出丹麥275個區水源中鋰元素含量的地圖,研究表明:水中含鋰元素較高的地區,阿爾茲海默癥發病率較低。
對于中老年人而言,“鋰”元素可以被稱為阿爾茲海默癥的“救星”不無道理。2018年,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研究者在《阿茲海默癥期刊》上發表了研究成果,題為《Examin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ce Lithium in Drinking Water and the Rising Ratesof Age-Adjusted Alzheimer's Disease Mortality in Texas.》,研究結果表明:水鋰含量越高,阿爾茲海默癥的死亡率越低;當飲用水中含有類似較高水平的鋰時,人群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頻率也會下降。除了以上結論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飲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鋰元素,對于降低糖尿病和肥胖癥的發病率,也具有一定作用,而糖尿病和肥胖是阿爾茲海默癥患病的重要誘因。
2017年,發表在著名的醫學雜志期刊Jama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相比于飲用水中的鋰元素含量低的地區,水中鋰元素含量高的地區,患老年癡呆癥的病率,相對是可以降低到17%的。而最近,在劍橋大學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雜志上,也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補充鋰,患老年癡呆的風險癥會下降44%。
從以上我們不難看出:“鋰”元素與阿爾茲海默癥有緊密聯系,由此可見,農夫山泉開發中老年水賽道、開發“老年水”不無道理。
3、防治心血管疾病
鋰存在于人體內各個器官,由于鋰和鈉是同一族元素,因此鋰在人體內能取代鈉的存在。人體內鈉元素過多,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鋰替換鈉,對病情的預防和緩解非常有益。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飲水中鋰元素含量較高的地區,人們的性格與其他地區人相比更為和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更低。
4、調節人體電解質平衡
一方面,鋰的攝入可以加速體內毒素排泄,改善人體微循環,加速細胞活性,加速新陳代謝;另一方面,鋰與血管的功能與構造有關,可以在腸道、體液、細胞中與鈉離子競爭,減少對鈉的吸收,調節體液的電解質平衡。
5、改善造血功能
最近幾年,有研究表明鋰具有生血刺激作用,可以改善細胞造血功能,使白細胞增多;另外,對于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有利,根據實驗可見鉀能夠使血小板數量增加。[1]總結來講,鋰元素能提高人體免疫機能,改善造血功能。
鋰元素廣泛分布于食物中,比如動物體內、植物中、自然狀態下的地下飲用水中,但含量都非常少;人體組織結構中肌肉、骨骼、心臟、肝、脾、腎都分布有鋰元素。鋰主要通過腸道吸收,也就是我們常常說是“吃下去的”;主要是通過尿液排出,糞便、汗液以及乳汁中也會有少量的排出。美國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目前沒有發現因通過正常飲食攝入鋰而中毒的報告;但是特殊疾病,通過藥物攝入的鋰中毒,還是有可能存在的。
礦泉水是天然形成的優質好水,是理想的天然綠色產品,而且水中的礦物質微量元素以離子形態存在,更易被人體吸收。鋰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大約為2.2mg,人體每日需要攝入的鋰元素量為0.1mg左右,由于鋰元素在食物中的含量并不高,因此對于身體缺乏鋰元素的人群來說,可以有針對性的補充一些鋰礦泉。不過,喝水養身,養的是根本,不能一蹴而就,要“細水長流”。
如果您有任何與飲用水行業相關的問題,請隨時聯系拿聲國際,我們將為您提供最落地、最專業的服務(聯系方式請看頭圖中左下角文字)
參考文獻:
[1] 陳長春.鋰對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神經修復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6,24(2):156-159.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