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3年,以家庭消費為主導的大包裝水品類熱度不斷,消費者的用水需求逐漸從戶外場景,向日常生活的室內場景延伸。中國家庭飲水市場,是一個具有剛需和長期發展性的大市場,千億家庭飲水市場正在進行時,未來會有哪些發展的趨勢和亮點?拿聲國際特別做出分析,希望能為各水企提供啟發和幫助。
從下圖可以看出來我國三大類家庭飲用水的方式:一是自來水;二是凈水器過濾水;三是包裝飲用水(桶裝水、瓶裝水、一次性大包裝水)。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與自來水和凈水器用水相比,包裝水生產和運輸過程相對封閉,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水的二次污染;而自來水和凈水器過濾水的質量受到多個環節影響,比如管道污染、凈水器濾芯不及時更換等,容易造成水的二次污染,存在一定的用水健康隱患。

(一)我國居民飲水現狀
①包裝水消費處于較低水平
《中國水與生命質量認知調查報告》顯示,95.3%的人不會喝水,65.9%的人直到渴了才喝水,只有不到5%的人有定時定量規律飲水的好習慣。久坐不動、經常熬夜、大運動量等人群更容易缺水。我國人均包裝水消費量目前僅為36.95升/人,處于較低水平。

數據來源:Beverage Marketing、歐睿國際
②2/3的家庭都喝自來水
根據《中國消費者直飲水市場數據說明》:45%的消費者在喝自來水;15%的消費者在喝家用凈水器水;10%的消費者在喝直飲水;30%的消費者在喝桶裝水和大包裝水。

③家庭飲水市場規模大
根據拿聲國際調研,2022年,中國包裝飲用水產量達到2345億,規格5L的水,占比25%,達到586.3億;桶裝水市場規模達到1136億元;凈水機的市場規模達到572.4億元;社區售水機+商業直飲+校園的直飲水市場規模約2180億元。2022年,家庭飲水的總規模達到了4474.7億元。

(二)家庭飲水需求擴大
①健康飲水需求趨勢
后疫情時代,“健康、天然、功能”概念正在成為主流,根據尼爾森IQ2023消費者展望調研:96%的消費者在新冠疫情中身心健康受到影響;89%的消費者將飲食健康營養作為最高優選,未來兩年內預防護理、自我保養、保持身心健康成為最重要的事情。根據2023尼爾森IQ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購買食品飲料時,54%的消費者表示更加看重營養價值,這也意味著,中國家庭飲水消費,更注重健康和天然。根據歐睿國際調研,預計2025年我國包裝水人均消費量將達到45.8升/人;根據拿聲國際調研,預計2027年,中國家庭飲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6000億。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2023年中國包裝飲用水各消費場景分布情況》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包裝飲用水家庭消費占比已接近30%,到2023年這一數字很有可能達到33.21%。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
②小家庭化和獨居趨勢
我國小家庭化趨勢明顯。首先,生育率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家庭子女數量減少;其次,由于住房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婚后獨居;其三,人口流動愈加活躍,以上三點,帶來家庭結構的變動,我國家庭人口規模持續降低。我國獨居人口數量將增多。根據貝殼研究院基于國家統計局數據發布的《2021新獨居時代》顯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獨居人口將達到1.5-2億,獨居率或超30%,其中20-39歲獨居青年可能達4000-7000萬人。顯然,中大包裝水作為日常飲水的方式更加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
對健康越來越高的追求,加上小家庭化和獨居的趨勢,我國家庭飲水消費市場,迎來了新的契機和商機。

與桶裝水和凈水器相比,一次性中大包裝水具有更高的性價比。首先,我們來分析凈水器使用成本:為了保證日常飲水安全,凈水器需要定期更換濾芯,這會帶來持續成本。凈水器的使用成本,不僅僅包含首次較高的購買資金,還要考慮定期更換濾芯帶來的循環成本和機器老化帶來的維修費用。然后,我們再來分析桶裝水的用水成本:一般來說,桶裝水的規格都在15L以上,容量大,如果打開后長時間未飲用,不僅會帶來安全風險,還會造成水的浪費。而且,桶裝水的生產成本、人工成本都較高,過于廉價的桶裝水,很可能難以保證質量。一次性中大包裝水對比家庭凈水器和桶裝水,具有更優的品質和消費體驗,性價比更高,可以滿足家庭飲用水的消費升級需求。與凈水器和循環桶裝水相比,一次性中大包裝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根據《凈水技術》雜志社2020年2月-4月在全國29省市的調研結果,如果疫情持續,消費者對凈水器的偏好程度將從疫情前的22.94%降低到13.19%,而對包裝水的偏好程度卻有一定上升。隨著人們安全飲水和健康飲水認知的提高,許多家庭配備了凈水設備,但是,凈水器也存在著安全隱患。首先,如果凈水器性能不足,濾芯過濾能力弱,就不能完全達到水質凈化的效果,出水效果無法達到安全飲水要求;其次,如果購買了劣質凈水設備,設備中析出的有害物質會被食用,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第三,凈水器的濾芯如果沒有被定期更換,長時間使用,設備內部容易滯留污染物滋生細菌,導致出水菌落總數超標。因此,從以上三點來看,家用凈水器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至于循環桶裝水,大多數情況下,循環桶裝水需要與飲水機共同使用。一方面,如果飲水機長時間使用,沒有及時進行內部清理,便可能會殘留細菌;另一方面,循環桶廠家回收后需要多次清洗,多次化學清洗,多次使用,會造成大桶的二次污染。而PET材質的一次性中大包裝水,不需要回收和重復使用,而且容量較小,可以短時間內飲用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與桶裝水相比,不同規格不同類型的一次性中大包裝水,更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傳統的循環桶裝水,要搭配飲水機使用,而且體積較大,難以滿足家庭用水不同的需求。而一次性中大包裝水,不僅有1.5L、2L、4L、5L、12L和19L不同規格的水,還有天然水、礦泉水和泡茶水等不同類型的水。一次性包裝水以更優越的品質和更全面的產品布局,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消費體驗,大大增加了可以觸達消費者的機會。電商和外賣培養了線上消費習慣,年輕人更習慣于線上購物。傳統的循環桶裝水,需要水站配送,模式單一,而且需要押金和回收,流程復雜。一次性包裝水的發展,與互聯網相結合,營造了新的銷售環境和銷售渠道。不論是線下的商超、夫妻店、便利店,還是線上的電商、美團、京東等,都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消費者既可以選擇直接到店購買,也可以線上購買配送到家。線上購物,成為大包裝水的重要消費方式,一次性大包裝水,具有更加便捷的銷售渠道優勢。
(二)大品牌比地方品牌具有更高的優勢

全國性大品牌,比如農夫山泉、怡寶、娃哈哈,通過全國布局和巨大的規模優勢,具有更低的成本優勢。渠道調研顯示:每瓶4.5-5L的包裝水單運輸成本就有0.2-0.7元的差距;4.5L左右的一次性大包裝水成本在2-3元。另外,循環桶裝水可以多次使用,但是一次性大包裝水的主要成本為包裝材料和制造費用,規模優勢能夠攤薄固定費用,帶來一定成本優勢,PET、瓶蓋和貼標采購成本也受規模影響較大。水源地的優勢、運輸成本低、高市場份額、全國范圍成熟的布局,讓大品牌在發展一次性大包裝水賽道上,比本地品牌和中小型企業,具有更高的優勢。
一次性中大包裝水具有高性價比和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全面的產品布局與便捷的渠道優勢,順應了家庭飲水健康和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未來將會有較大的市場擴容空間。但是,全面分析來看,一次性大包裝水將是全國大品牌的舞臺。
拿聲結語:
2023年怡寶、純悅等飲用水龍頭品牌持續鎖定大包裝水市場,不斷擴大市場規模:2月華潤怡寶在華東基地投產,推動12.8L大包裝水布局;今麥郎旗下今礦推出5L大規格包裝;12月,統一又推出了愛夸5L裝天然礦泉水,持續深耕家庭場景。隨著對健康越來越高的追求和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家庭飲水市場的規模還會持續擴大,同時,這也將反哺一次性中大包裝水賽道的深入發展。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