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評估
產品開發
體系認證
品牌營銷
拿聲科普丨5000多篇論文揭秘:純凈水為何不宜長期飲用?
前言:
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對飲用水質量的關注度日益提高。純凈水通過多重過濾和處理工藝,以高純度和安全性,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成為日常飲水的熱門選擇。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開始質疑長期飲用純凈水的適宜性,引發廣泛討論。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為何純凈水不適合作為長期飲用水?
純凈水的定義及特征
?瓶裝飲用純凈水定義
日常生活中,人們飲用較多的純凈水是瓶裝、桶裝飲用純凈水。根據《瓶裝飲用純凈水》(GB17323-1998)中的定義,瓶裝飲用純凈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水源,采用蒸餾法、去離子法或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
市場上銷售的太空水和蒸餾水也屬于純凈水的范疇。
? 純凈水的特征
純凈水具有弱酸性特征,其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氯化物以及宏量元素鈣、鎂、鉀、鈉的含量均顯著降低;同時,有毒和有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含量也有所下降。
在趙清、舒為群等人于2001年發表的論文《純凈水、凈化水、涼開水、自來水的水質分析及其衛生學意義》中,對純凈水、凈化水、涼開水、自來水進行了包括感官性狀、一般化學、毒理學、細菌學指標、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在內的39項指標的檢測。研究結果顯示,自來水、凈化水的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涼開水的鋁元素含量超標,但其他指標也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而純凈水雖然符合國家純凈水衛生標準,但其所有指標數值(包括常量及微量元素)均明顯低于其他三種飲用水。
純凈水是“安全水”而非“健康水”
純凈水在凈化方面確實優于自來水,被視為“安全水”。但長期將其作為飲用水并不符合人體健康的需求。反滲透膜雖有效地去除了水中的細菌和雜質,卻也一并濾除了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一些純凈水生產廠家在宣傳時提出這樣的觀點:水中的礦物質含量微乎其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主要來源于蔬菜等食物,因此濾除水中的礦物質對人體并無大礙。
但實際上,人體每日所需的礦物質有10%—30%來源于水中的礦物質,缺乏這些礦物質可能導致骨質疏松等健康問題。研究顯示,水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而這些元素在我國目前的膳食結構中難以從食物中充分獲取。特別是對于少年兒童,其鈣需求量的30%來自水,而非完全來自食物。食物中的鈣吸收受多種因素影響,吸收率僅為30%,而水中的鈣吸收率可高達90%以上。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檢索了全球7個數據庫1998年至2020年間發表的5277篇文獻,并從中精選出14篇以人類為研究對象的高質量文獻進行深入分析,于2020年發表《純凈水對健康影響的定性循證研究》,文中表明:飲用純凈水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呈正相關,主要是因為純凈水中缺乏鈣、鎂等心血管保護因子。同時,純凈水與骨健康負相關,因為水是膳食鈣的來源之一,而純凈水中缺乏鈣離子,長期飲用可能加重鈣缺乏,增加骨質疏松癥的風險。
此外,純凈水在凈化過程中幾乎濾除了所有物質,導致其溶解性總固體含量低于50毫克/升。這種低溶解性總固體的純凈水具有極強的溶解能力,能夠迅速溶解人體內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并隨排泄物排出體外,導致體內有益元素流失,破壞體內物質平衡。若不能及時從外界補充這些元素和營養物質,將對身體造成傷害。
水的純凈與水的健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純凈水只能保證飲水的安全,但無法保障人體健康。中國消費者協會已明確警告,青少年、兒童和老年人不宜長期飲用純凈水,青壯年在大量出汗后也不應大量飲用純凈水。
長期飲用純凈水對健康的影響
? 純凈水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多項研究揭示了純凈水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潛在聯系。純凈水因鈣、鎂含量低,長期飲用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醫學地質學精要》(2005年)總結指出,水質硬度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積極作用,尤其是中等硬度的水。舒為群教授團隊的研究也支持這一觀點,他們發現長期飲用純凈水的大鼠和新西蘭兔表現出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標志物水平和病理改變。
2008年的一項包含25項研究的Meta分析顯示,飲用水中鎂含量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顯著負相關,而鈣含量的相關性證據不足。2016年的另一項Meta分析進一步證實,鎂和鈣在飲用水中的含量對心血管疾病具有保護作用,暗示軟水可能對心血管系統有負面影響。
2013年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發現,連續30天飲用純凈水的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顯著升高,這一指標被視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風險因素。2014年和2019年的橫斷面研究分別指出,飲用低硬度水的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較高,且動脈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距更大,表明低硬度水可能加劇動脈硬化。
2023年3月9日陸軍軍醫大學(第三年軍醫大學)舒為群團隊在SCI《營養學前沿》發表《飲用極低礦物質水可能會增加兒童的同型半胱氨酸,從而威脅心血管健康》中表示,低礦物質水(純凈水)對血管有破壞作用,長期喝低礦物質水能顯著提高患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這些研究共同表明,飲用純凈水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呈正相關。
?純凈水與骨健康的關系
綜合研究結果顯示,長期飲用純凈水可能對骨骼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水中的鈣質生物利用度與牛奶及乳制品中的鈣質相當,甚至更高。
早在20年前,國內專家便開展了實驗,研究發現,飲用低硬度自來水的人群中,骨密度良好者的比例為10.1%,而飲用深層地下水的人群中,這一比例為65.1%,再次證實了飲水硬度與骨密度之間的直接關系。
國外研究也證實了飲用水硬度與骨質疏松之間的聯系。2005年的一項研究針對鈣攝入不足的絕經期婦女進行了飲用水研究,結果顯示,飲用高鈣水6個月后,這些婦女的血清骨重塑指標——甲狀旁腺素(PTH)和血清1型膠原交聯C-末端肽(S-CTX)水平下降,表明老年性骨質丟失得到了顯著抑制。
202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的舒為群教授團隊在《營養前沿》期刊上發表的研究進一步支持了這一觀點,相較于酸性的純凈水,飲用富含碳酸氫鹽的天然礦泉水不僅能補充鉀、鈣、鈉、鎂等礦物元素,還能調節酸堿平衡,減少骨骼中的鈣流失,從而對骨骼健康產生積極影響。
這些研究共同表明,飲用純凈水與骨健康呈負相關。
?純凈水與生殖系統的關系
研究表明,長期飲用純凈水可能致使孕婦對鎂的攝取不足,進而對子代的生長發育及神經系統造成影響,甚至可能引發胎兒生長發育的異常乃至畸形。
圍產期婦女,因其特殊的生理狀態及胎兒的迅猛成長,對各類營養素的需求顯著攀升,特別是對鎂的需求更為敏感。Zeng等學者通過實驗,觀察四組成年雌性大鼠生育后的母體與子體的差異。結果顯示,喂養低鎂食物+純凈水組的子代大鼠,在體重、生長發育速度及神經反射能力方面顯著低于其他組,這一發現暗示純凈水導致的鎂攝入不足可能對子代的生長發育及神經系統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還有研究指出,飲用水中充足的鎂含量能夠降低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而鎂含量不足則可能引發運動神經元疾病及孕婦的先兆子癇。鎂雖無遺傳毒性,但與染色體穩定性和DNA生物過程相關,缺乏鎂會影響胎兒核酸和蛋白質代謝,可能導致發育異常。
因此,長期飲用純凈水導致人體對鎂的缺乏,會引發各種負面反應。
?純凈水與腫瘤的關系
研究表明,鈣和鎂的含量可能與某些癌癥的風險相關。盡管缺乏直接證據表明純凈水會增加癌癥風險,但流行病學數據顯示長期飲用純凈水與多種腫瘤風險增加有關。例如,臺灣的研究發現,軟水可能增加食道癌風險,而高鈣水可能降低腎癌風險。鎂含量高的水可能降低卵巢癌風險,但對腎癌和肝癌影響不明顯。此外,水中的三鹵甲烷可能增加結腸癌和胰腺癌風險,而鎂可能減輕其致癌作用。鈣和鎂可能通過不同的機制影響腫瘤發生,但確切機制尚不明確。
?純凈水與泌尿系結石的關系
盡管長期飲用純凈水可能導致身體因缺乏礦物質元素而引發各種疾病,但純凈水并非對機體健康毫無益處。純凈水在某些情況下,如泌尿系結石的預防中,因其低礦物質含量可能對特定人群有益。
例如,2017年國內的一項研究發現,尿石癥患者飲用生水、井水和山泉水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飲用自來水和開水的比例則低于正常人群。因未經處理的山泉水和井水水質較硬,而經過標準化處理的自來水硬度較低,開水硬度最低,所以研究認為,飲水硬度低是尿石癥的保護性因素。
1999年,意大利的一項交叉隨機對照實驗也得出了類似結論。該實驗結果顯示,飲用硬水與尿液pH值的升高以及尿中碳酸氫鹽含量的增加有關。這一發現暗示硬水中的礦物質成分可能影響了人體的代謝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硬水攝入期間尿鈣水平的顯著升高,這一現象揭示了額外攝入的鈣和水可能導致鈣的排泄量增加。這可能意味著,盡管硬水提供了額外的鈣質,但人體并未完全吸收這些鈣,而是通過尿液將其排出體外。
因此,在預防鈣腎結石方面,飲用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比硬水更為有益,因為軟水與鈣結石復發的風險較低。對于大多數人群,建議選擇富含天然礦物質的飲用水,特別是對于骨質疏松易發的中老年群體和骨骼發育關鍵時期的青春期學生。
如何科學飲用純凈水
在《李復興教你喝好水》一書中,著名水營養學家李復興老師和趙飛虹老師提供了關于如何科學合理地飲用純凈水的建議。他們認為,純凈水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作為飲用水,尤其是在水質污染嚴重的地區,純凈水相對安全。然而,合理使用純凈水是關鍵。
以下是書中的一些具體建議:
1. 早晨起床時,可以用純凈水泡蜂蜜,幫助清除體內隔夜積累的毒素。
2. 泡茶時,可以選擇使用純凈水,因為純凈水能使茶湯清澈,促進茶多酚的溶出,且不會形成茶堿,盡管茶葉的抗氧化性可能較低。
3. 日常生活中,建議將純凈水和自來水交替飲用,偶爾飲用純凈水,但不宜長期連續飲用。自來水雖然不如純凈水純凈,但煮沸后可以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質和病菌,通常無需過分擔憂。也可以將純凈水和煮沸的自來水混合飲用。
4. 特定人群,如兒童、老人、孕婦、男性、運動員、飛行員和高溫作業者,不宜將純凈水作為日常飲用水。特別是對于患有骨質疏松癥的老人,純凈水中缺乏的礦物質是身體所需。出汗較多時,應選擇天然礦泉水,減少純凈水的攝入。
5. 避免飲用過于廉價的純凈水,因為低價可能意味著質量無法保證。市場上存在用自來水冒充純凈水的情況。消費者在購買時應檢查產品標簽、生產日期和廠家信息,并觀察水的顏色、沉淀物和氣味,如發現異常,應避免飲用。
此外,純凈水還可用于清潔物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純凈水浸泡水果和蔬菜可以有效去除農藥殘留,確保食物安全。
拿聲結語:純凈水雖然在某些情況下為我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長期飲用純凈水卻可能帶來一系列健康隱患。 因此建議廣大消費者在選擇飲用水時,應更加注重水的礦物質含量和水質的安全性。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合理搭配飲用純凈水和含有豐富礦物質的水源,或者選擇經過適當處理的天然礦泉水,來平衡我們的飲水需求。 同時,對于特定人群,如兒童、老人、孕婦等,更應謹慎選擇飲用水,以確保他們的健康得到最佳的呵護。關注拿聲國際,了解更多水知識。 【參考文獻】 [1] 張玥,張曼,張娜,等.純凈水對健康影響的定性循證研究.中國食物與營養,2020,26(4):9-13. [2] 邵遜生,王建社.某訓練基地骨密度與軟用水硬度關系的研究[J].現代科學儀器,1999(4):50. [3] Meunier PJ,Jenvrin C,Munoz F,et alConsumption of a high calcium mineral water lowers biochemical indices of bone remodeling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low calcium intake[J].Osteoporosis Int200516(10):1203-1209. [4] 諶紹林,姚珺,肖滿仙,等.懷化市居民飲水方式對尿石癥的影響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13):1639-1640. [5] 李復興,趙飛虹.李復興教你喝好水.2019.12. [6] 最新研究:飲用弱堿性礦泉水有益骨骼健康(lifetimes.cn)https://www.lifetimes.cn/article/47IRDTgn8s2 [7] 舒為群.關注飲用低礦物質水人群的健康風險[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5,49(10):853-855. [8] 趙清,舒為群,等.純凈水、凈化水、涼開水、自來水的水質分析及其衛生學意義 [J]. 重慶環境科學, 2001, (05): 46-48+52. [9] 舒為群,等.飲用極低礦物質水可能會增加兒童的同型半胱氨酸,從而威脅心血管健康[J]. 營養學前沿,2023.3.9.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