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評估
產品開發
體系認證
品牌營銷
元氣“森林的水”,天然水也能有味道?
前言:
“水”在我們的固有認知中一直是無色無味的代名詞。但是你絕對想不到,隨著水行業內卷程度的不斷加深,元氣森林這個“內卷王”竟然把“天然水”也卷出了“味道”!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到底是什么情況。
一、熱愛內卷的元氣森林
早在2021年7月,元氣森林就已正式進入礦泉水賽道,而且聲勢浩大,唯恐天下不亂的在其發布會上直言要“讓天下水企卷起來”,擺出一副要直接對沖整個礦泉水賽道的架勢,一時間讓很多高端礦泉水品牌不得不采用促銷的手段來應對“有礦3元真礦泉”的定價沖擊。
如今,不按套路出牌的元氣森林又盯上了“天然水”這條更廣闊的的賽道,并取名為“森林的水”。
1.天然水賽道擁擠,元氣森林獨辟蹊徑
要知道,天然飲用水這個賽道歷經20年的發展,市場已經越來越飽和,競爭也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格局,農夫山泉連續多年獨占鰲頭。
飲用水行業同質化嚴重,一直以來各大水企拼的就是渠道和品牌力,想要在短時間內打破這種格局沒有點獨特招式怕是很難成為氣候。
元氣森林次次不走尋常路,無論是氣泡水的網紅路線、還是有礦的挑釁言論,只要出場必然有“驚喜”,這一次他說“天然的水也有味”,他要打破“水是無色無味”的限制。
2. “森林的水”讓味道成為競爭“新技能”
元氣森林宣稱“森林的水”水源取自中國·鼎湖世界長壽之鄉,所在區域被40萬畝森林覆蓋,水質呈現天然弱堿性。其實這些特點和其他品牌的天然水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根本不足以支撐其產品打造出具有優勢的競爭力,按照常規操作基本是很難引起消費者的格外關注的。
但是元氣森林這一次同樣不走尋常路,而是略微偏轉角度,和農夫山泉來了一次“擦肩而過”,做起了以天然水為基礎的調味天然水,還是目前國內消費者最青睞的“白桃味”,這對于追求健康同時也追求味覺享受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這一簡單舉措不僅避開了和頭部水企的直面競爭,也給了消費者一個選擇“森林的水”的充足理由,不得不說元氣森林在“造水”這件事兒上確實膽大心細。
二、“森林的水”有稱贊亦有爭辯
1.錯位競爭,值得稱贊
對元氣森林而言,隨著氣泡水市場日益擁擠,這個品類似乎也難以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想要持續發展,元氣森林需要豐富其產品線,找到能跟氣泡水一起承托其增長需要、補足空缺的單品。
把目光投向飲用水領域也是基于近五年瓶裝水始終保持著10%以上的增長速度,是其他軟飲整體增速的2倍,具有較為明顯的投資優勢。
元氣森林已經有了“電解質水、纖茶和有礦”三個爆款產品,新產品既要避免和已有產品形成競爭,也要錯開和巨頭的直面競爭,做“有味”的天然水不失為一種取巧的做法。
2.瓶裝水“飲料化”是否存在營銷風險?
森林的水白桃味無疑是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思路,但是也有很多人質疑,森林的水配料中除了98%的水以外,還添加了:赤蘚糖醇,三氯蔗糖,碳酸氫鈉和香精,那么加了味的水還能算是水嗎?畢竟按照正常的理解,任何水一旦加入添加劑就只能算作是飲料了,比如2019年農夫山泉曾推出的白桃、檸檬等口味的蘇打天然水飲品,就是被歸于飲料范疇的。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森林的水”在其包裝上重點突出了“弱堿性天然水飲品”的字樣,顯然,元氣森林是希望消費者能夠更加注重的是這款產品的“水的健康性”。
如今,任何食品添加劑都會被認定為“非健康性物質”,那么是不是強調水源、強調水的弱堿性、天然性,就能忽略掉添加劑可能存在的一些健康性影響了呢?
畢竟基于目前消費者的健康認知,大家對于“飲料”的消費是比較克制的,但是對于水的飲用卻是極為倡導的,如果消費者把加了味的水當成日常飲用水來喝是否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呢?
屆時,一旦消費者產生這樣的疑問,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呢?
拿聲結語:
真實的世界往往具有更加復雜的因素,魚與熊掌總難兼得,是要走“水”路還是“淡飲料”化還是需要有一個平衡定位的。但新產品的問世總能給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不論最終的結果如何,“森林的水”的出現對于整個市場來說是一次勇敢且必要的嘗試。